延安,是新中国的摇篮,中国革命的圣地。我向大家展示的第一张照片,就是延安168处红色革命旧址的分布图。旧址保护有三大难题,一是建筑属于砖木结构,防火等级很低,二是里面展陈的珍贵书籍、卷宗、信件等等都是易燃品。三是这些旧址每年要接待超过6000万的参观者,一颗不慎掉落的烟头,电器短路的小火花,都可能让这些“红色文物”遭受巨大损失。半个多世纪以来,一群宝塔山下的忠诚卫士守护在这里,不负职责与使命,创造出了红色革命旧址“零火灾”的消防奇迹!他们就是2023年获得“时代楷模”荣誉称号的延安市宝塔消防救援站。
延安革命旧址分布图
保护星罗棋布的革命旧址,六十多年安全无虞,他们是怎么做到的?我心里一直有这样一个疑问。直到我在宝塔消防救援站进行了为期一周的体验采访后,我才明白其中的“细节”。25岁的陈宇是站里年龄最小的消防战士,入站只有短短两年,他向我展示了一门绝技,那就是全凭记忆,仅仅用了不到三分钟,就手绘出一座旧址的电路图,甚至具体到每个开关和插座的位置。
而这,其实是每一位宝塔消防队员的基本功和必修课。也正是这种对细节的极致追求,他们才能防微杜渐,未雨绸缪,让珍贵的革命印记历久弥新,赓续红色精神与血脉。
传承延安精神,为人民服务,是流淌在每一位宝塔消防队员血液里的红色基因。我想向大家展示的第二张照片是附在花束上的一张留言卡。上面写着这样一句话,“一定是特别的缘分能让我再次遇到你们,你们是天底下最可敬可爱的人”,而这也是一份迟到了七年的深情谢意。
被救女士的感谢留言卡
2016年,22岁的小萱遭遇了一场生命中最惊险的事故,她乘坐的轿车坠入了路旁的深沟,猛烈的撞击让她断了四根肋骨,而且被卡在车内,无法动弹。在无助、恐慌、绝望之际,消防队员出现了!
争分夺秒,破拆车门,紧急施救!奄奄一息的小萱被以最短的时间送往医院急救。小萱幸运地活了下来,此后她最大的心愿就是见见那位不知姓名的救命恩人。
直到七年后,她在自己工作的游泳馆,偶遇了正在训练的宝塔消防队员戴文琪,聊起来才知道,眼前的人正是当年营救他的消防员大哥。“我可找到你了……”,小萱激动地重复着这句话,七年的牵挂也终于在这一刻化成了最美的相遇。
而最让宝塔消防队员们欣慰的,不仅是女孩对他们的感恩之情,因为当年他们救出的这个小姑娘,如今已经是一个孩子的母亲,而且成为了一名消防安全的宣传志愿者。两个陌生人的相遇与重逢,让我们看到了生命中的真与善,也见证了消防队员和人民群众的鱼水深情。
宝塔消防救援站消防员处置延安炼油厂火灾
而这第三张照片,令人震撼!这是几名全身被消防泡沫覆盖的消防员,宛如一个个雪人。尽管已经过去了整整十年,当看到这张照片时,消防员赵江潮还是会想起那个被高温、烈焰、爆炸包围的凌晨。2014年4月26日,消防站接到警情,两个容量5000立方米的储油罐发生爆炸燃烧。当看到两个高约十层楼的储油罐冒着浓烟窜出冲天三四十米高的火焰时,赵江潮心头一紧,眼看着油料不断从罐里向外泄漏、流淌扩散,在油罐周围形成了大面积的流淌火,队员们的心更是提到了嗓子眼,流淌火如果无法阻断,会步步逼近旁边的26个大型储油罐,一旦引发连锁爆炸,厂区和附近的乡镇可能瞬间就会被夷为平地!
这是一场生死考验。为油罐注水降温和阻断流淌火蔓延必须同步进行!赵江潮清楚,此时需要的是超乎寻常的冷静和果断。铺水带、架水枪,消防队员们一次又一次向着熊熊烈火发起冲锋,火龙一次次被压制又再次复燃。就这样,赵江潮和战友们以钢铁般的意志连续奋战9个小时,蔓延的火势才被逐渐控制。然而,最危险的,也是最关键的一步,就是登顶燃烧的油罐,搭设管道注液灭火,经历了反复尝试,赵江潮和三名突击队员奋不顾身再一次扑入火海,终于强行登上了罐顶。经过近11个小时的奋战,消防队员们用血肉之躯化解了一场毁灭性灾害。
这三张照片是一个可爱可敬的群体,最平凡也最动人的精神写照。守护一方平安,心怀万家冷暖。这支脱胎于陕甘宁边区政府保安处、诞生在窑洞里的消防救援队伍,坚守着“人民至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不变诺言,时至今日依然在“保卫延安”!在新的赶考之路上,这群忠诚卫士将继续守护好老区人民,守护好新时代的延安,让宝塔山下,延河水畔的万家灯火永远温暖而明亮!无愧于“时代楷模”荣誉称号!